美英拒簽 AI 峰會聯合聲明,國際 AI 治理分歧浮上檯面
法國主辦的 AI 峰會於本週二發布最終聯合聲明,呼籲加強人工智慧的國際治理與合作,但美國與英國等國拒絕簽署,凸顯全球在 AI 監管議題上的立場分歧。
美英反對歐盟嚴格監管立場
美國副總統 JD Vance 在聲明發布前發表演說,強烈反對歐盟對社交媒體與 AI 的嚴格監管措施,並批評外國政府「試圖對美國科技公司施壓」。英國首相 Keir Starmer 的發言人 Dave Pares 則表示,儘管英國在峰會期間與法國密切合作,但「無法同意領導人宣言的所有內容」。
60 國簽署聲明,倡議國際合作與 AI 倫理
這份由 60 個國家與組織簽署的聯合聲明,列出多項優先事項,包括「加強國際合作與促進國際治理協調」,以及「確保 AI 開放、包容、透明、符合倫理、安全且可信賴,並遵循國際框架」。
AI 競賽加劇,歐洲力圖追趕中美
自 ChatGPT 推出以來,全球 AI 競賽迅速升溫,科技公司與各國政府投入數十億美元於晶片、數據中心、能源計畫與 AI 系統開發。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在峰會上坦言,歐洲在 AI 發展上落後於美國與中國,並藉此機會宣傳法國總計 1090 億歐元(約 1130 億美元)的 AI 相關投資計畫。
中國與印度支持聲明,峰會參與者逾百國
中國與峰會共同主辦國印度均簽署了聯合聲明。根據法國總統府發布的公報,本次巴黎峰會共有超過 100 個國家參與。
產業影響與未來挑戰
美英拒簽聲明的舉動,反映國際社會在 AI 治理模式上的深刻分歧。歐盟傾向嚴格監管以確保 AI 倫理與安全,而美國則主張以市場驅動為主,避免過度干預創新。這種分歧可能影響未來全球 AI 標準的制定與跨國合作,並對企業營運帶來不確定性。
分析師指出,隨著 AI 技術快速發展,各國如何在創新與監管間取得平衡,將成為未來數年的關鍵議題。而歐洲能否透過大規模投資與政策支持,縮小與中美在 AI 領域的差距,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