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Robotaxi「Cybercab」提前上路!德州奧斯汀6月啟動全自動駕駛測試
Tesla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上週才透露,旗下無人的士「Cybercab」將採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高效率生產線,目標每5秒組裝一輛車;如今更震撼宣布:今年6月將在德州奧斯汀啟動全自動駕駛營運,時程較原訂計畫大幅提前!
突襲式公告:奧斯汀成自動駕駛試驗首站
特斯拉15日於官方X帳號發文,在與奧斯汀市政府及交通部門會談後宣示:「自動駕駛的未來將從今年6月的奧斯汀開始!」(The future is autonomous & it starts in Austin, this June)。貼文雖未詳述具體運作範圍,但證實將跳過先前規劃的Model Y過渡車隊,直接進入專用Cybercab測試階段。
主導Robotaxi計畫的首席工程師Eric E同步分享會談細節,感謝奧斯汀交通局與德州運輸部協助籌備「自動駕駛展示活動」,暗示相關法規協商已取得進展。業界解讀,此舉可能意味Cybercab將直接在特斯拉「奧斯汀超級工廠」投產。
量產時程大躍進:從2026年提前至「3個月後」
特斯拉於2024年10月「We-Robot」活動首度公開Cybercab原型車,當時馬斯克預告這款雙座無人車將於2026年量產,定價約3萬美元(合新台幣96萬元)。如今測試計畫突然提前近兩年,若進展順利,量產時間可能大幅修正至2025年下半年。
為壓低成本與生產難度,特斯拉聚焦四大關鍵:
- 零件極簡化:Cybercab結構零件僅約80個,相比Model Y的200個減少60%
- 製程革新:導入消費電子級高速組裝線,目標單車生產時間5秒
- 材料技術:採用一體壓鑄車身與複合材料輕量化
- 純視覺方案:捨棄光達(LiDAR),僅靠鏡頭與AI演算法實現全自動駕駛
與Waymo正面對決:特斯拉的「純視覺」豪賭
特斯拉選擇奧斯汀作為首發戰場別具深意——該市已是Google旗下Waymo的自動駕駛服務區,後者以多感測器(光達+雷達+鏡頭)系統聞名。馬斯克卻堅持「純視覺」路線,認為人類靠雙眼即可駕駛,AI同理。
兩大陣營差異比較
項目 | 特斯拉Cybercab | Waymo無人車 |
---|---|---|
感測技術 | 8顆鏡頭+AI視覺 | 光達+雷達+鏡頭融合 |
法規進度 | 德州初步核准 | 已在舊金山商用化 |
成本控制 | 零件少、無光達 | 高價感測器架構 |
量產速度 | 5秒/輛(目標) | 傳統車廠代工 |
挑戰與機會:從測試到商用的最後一哩路
儘管進度超前,特斯拉仍面臨三大關卡:
- 法規審查:需證明純視覺系統在複雜路況的可靠性
- 安全驗證:初期可能限制行駛區域或時段
- 公眾接受度:如何說服乘客信任「無方向盤」車輛
奧斯汀測試若成功,將為特斯拉打開年均規模1.5兆美元的全球運輸服務市場。分析師預測,Cybercab最終可能以「訂閱制」營運,單趟費用壓至傳統的士的1/3。
馬斯克的終極野心
「這不只是新車款,而是重塑城市交通。」馬斯克在2024年揭露Cybercab時強調,未來特斯拉車主可讓愛車在閒暇時自動載客賺取收入,形成共享經濟閉環。隨著6月測試倒數,這場自動駕駛革命的速度,正超乎所有人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