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a BF 極簡全片幅相機實測:設計驚艷但操作令人洩氣的攝影實驗
今年 2 月 Sigma 發表的 BF 全片幅可換鏡相機,以僅有快門鍵、轉盤與三顆按鈕的極簡設計震撼業界。這款售價 2,000 美元的鋁合金一體成型相機,究竟是真・純粹攝影工具,還是過度簡化的設計災難?經過實測,我們發現它可能是 2025 年最矛盾的相機產品。
工業設計巔峰 vs 實用性缺陷
BF 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其 7 小時 CNC 切削成型的鋁合金機身,做工精緻度超越記者現有的 Fujifilm X-E3 與 X-S20。兩側斜切邊緣意外提供不錯的握持感,但致命缺點隨之浮現:
- 缺乏握柄:搭配測試用的 Sigma 50mm F/2 鏡頭時明顯頭重腳輕
- 單一背帶孔:強迫使用者手持或另購特殊背帶
- 取消熱靴座:無法擴充外接觀景窗或閃燈
極簡操作邏輯的雙面刃
BF 透過 單一控制轉盤 + 觸控螢幕 實現所有操作:
- 左右撥動轉盤切換參數(快門/光圈/ISO)
- 旋轉調整數值
- 按壓轉盤進入「雙層選單」系統
實際痛點案例:當記者想捕捉騎單車的父子時,需依序調整:
① 驅動模式 → ② 對焦系統 → ③ 快門速度
等設定完成,拍攝時機早已消逝。相比之下,傳統相機可同步調整這些參數。
曝光控制的反直覺設計
最令人費解的是 缺乏直觀曝光參考:
- 無曝光標尺或即時直方圖(需深入二級選單)
- 半按快門進行曝光補償時會強制退出選單
- 替代方案「斑馬紋」與「偽色彩」警示效果有限
影片拍攝的未竟之夢
雖然規格支援 6K 錄影 與 L-Log,但實用性大打折扣:
- 固定式螢幕難以構圖
- 無機身防震(僅能依賴特定 L 接環鏡頭防震)
- 多數穩定鏡頭與 BF 輕巧機身比例失衡
令人驚豔的成像品質
諷刺的是,BF 的 2,400 萬像素背照式感光元件 與 Sigma 鏡頭展現出:
- 細節豐富卻不冰冷的發色風格
- 優秀的人物/寵物偵測自動對焦
- 內建 210GB 儲存空間免除換卡焦慮
結論:概念先行的不完美革命
Sigma BF 像是一份宣言,挑戰「相機必須複雜」的成見。其 純粹的拍攝體驗 確實能讓攝影師更專注於構圖,但代價是:
- 錯失 60% 的突發拍攝機會
- 影片工作者需另尋方案
- 2,000 美元定價缺乏說服力
未來改進期待:
✓ 可翻轉螢幕的機身設計
✓ 自定義快捷選單
✓ 基本曝光參考工具
對於追求極簡的攝影愛好者,或許等待下一代改版更為明智。畢竟真正的極簡主義,不該以犧牲功能性為代價。
您能接受為了設計美感犧牲操作效率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