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sApp引爆AI聊天機器人自造革命 個人數位分身進駐20億人對話框
即時通訊巨頭WhatsApp正悄悄改寫人機互動規則。最新Android測試版2.25.18.4中浮現的「AI工作室」功能,將允許用戶親手打造專屬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這項代號「數位分身」的服務,標誌著Meta首次將生成式AI技術深度整合至通訊核心場景,全球20億用戶即將迎來自訂虛擬夥伴的時代。
零門檻創造你的AI化身
在孟買軟體工程師拉吉的測試畫面中,創造流程簡易得驚人:「就像訂製星巴克咖啡,先選性格基調——務實型、幽默型或治癒系,接著拖拽外觀模組組合五官髮型,最後灌輸專屬技能。」他打造的「瑜伽導師AI」能即時生成伸展動作教學,甚至模擬印度腔英語糾正姿勢。更關鍵的是人格參數微調系統:用戶可精確設定AI的回應長度、情感溫度與專業深度,讓機器人化身心理諮商師或法律顧問。
隱私架構重定義人機關係
這項服務最顛覆之處在於雙軌隱私模式。選擇公開分享的AI機器人,可生成專屬連結供親友對話;設為私密的版本則化身隨身智囊,系統嚴格隔離對話紀錄與Meta廣告數據庫。矽谷內部文件揭露,該架構採用「神經網路防火牆」技術,確保用戶與AI討論敏感話題(如憂鬱情緒或職場糾紛)時,連Meta工程師都無法回溯原始對話。
Meta的AI生態圈終極布局
從技術軌跡觀察,此功能實為Meta「AI三棲戰略」的關鍵拼圖:
Instagram側重娛樂型AI創作貼文濾鏡,Messenger主攻企業客服機器人,WhatsApp則鎖定個人化深度互動。值得玩味的是,測試版已出現「技能市集」入口,暗示未來可能開放第三方開發者上架AI模組,形同打造通訊界的App Store。
業界分析師指出,此舉將改寫行動應用競爭規則。當Line與Telegram仍在優化貼圖商店時,Meta已將戰場升級至「人格經濟」層次。早期測試數據顯示,用戶平均每日與自創AI對話47分鐘,遠超社群軟體平均使用時間。
這項功能預計在未來六週內向正式版用戶推送。當巴塞隆納的學生用AI辯論夥伴準備論文答辯,東京上班族靠財務顧問機器人管理收支,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共生時代,正從WhatsApp的綠色對話框悄然啟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