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記憶體產業加速轉型 DDR4供應緊縮衝擊市場供需
根據《工商時報》最新報導,全球記憶體大廠正加速退出傳統DDR4生產,將產能轉向高階產品。三星電子已正式通知供應鏈,將於2025年4月終止1y/1z奈米製程的8GB LPDDR4生產,並在同年6月截止最後訂單。美光科技也跟進宣布停止伺服器用傳統DDR4模組供應,而SK海力士則將DDR4產能占比壓縮至僅剩20%。這波產能調整預計將對全球DRAM市場造成結構性影響。
此波產能轉移主要反映三大產業趨勢:首先,記憶體大廠正全力衝刺HBM高頻寬記憶體產能,以滿足AI伺服器爆發性需求;其次,DDR5滲透率加速提升,預估2025年將成為市場主流;最後,先進製程(如1α/1β奈米)的經濟效益已明顯優於舊世代產品。值得注意的是,這波轉型將使DDR4供給快速緊縮,特別是在1y奈米16GB等主流規格方面,恐將出現明顯供需缺口。
面對供應鏈變局,下游廠商已啟動應變措施。在採購策略方面,記憶體模組廠正積極轉向台系供應商,南亞科技的24奈米DDR4產能利用率已攀升至90%,華邦電也接獲大量急單並啟動高雄廠擴產計畫。產品規劃方面,品牌大廠如戴爾、惠普正加速導入1α奈米DDR5方案,消費性機種的DDR5滲透率預計將在第三季突破50%。伺服器市場則掀起換機潮,Purley平台退役速度明顯加快。
美國關稅政策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TrendForce指出,美國自4月9日實施的「對等關稅」政策,已引發供應鏈提前備貨潮。短期來看,第二季DRAM合約價漲幅擴大至13-18%,NAND Flash更達15-20%。但長期而言,美國品牌商的需求已提前至2025上半年消化,下半年可能面臨庫存調整壓力,市場不確定性仍高。
這波產業轉型將帶來深遠影響。對台系記憶體廠而言,南亞科、華邦電等可望迎來轉單效應,預估南亞科第二季營收將季增25%。中國模組廠則積極建立DDR4戰略庫存,導致現貨市場波動加劇。整體來看,DDR4將提前進入「貴族化」階段,中低階設備可能被迫提前升級記憶體規格,全球DRAM市場正步入新一輪供需重組期。在這個轉變過程中,台灣在利基型記憶體的佈局優勢將更形突顯,有望在產業變局中掌握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