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中國市場陷雙重夾擊 華為逆襲與關稅大刀砍向庫克
北京中關村蘋果專賣店的冷清櫃檯,折射出這家科技巨頭在中國的艱難處境。IDC最新報告預警,2025年iPhone在華銷售恐再跌1.9%,延續去年第四季暴跌9%的頹勢。更棘手的是,美國政府正揮動關稅大刀,威脅對海外生產的iPhone課徵25%重稅,蘋果執行長庫克面臨創業以來最嚴峻的雙線作戰。
華為的強勢回歸徹底打亂蘋果佈局。在王府井華為旗艦店,剛上市的Pura 70系列引發排隊熱潮,店員忙著向顧客展示「北斗衛星通訊」功能。「同樣價位能買到衛星直連手機,誰還選基礎版iPhone?」科技博主李偉在直播間直言。數據顯示,華為在6000元人民幣以上高端機市場份額,半年內從12%飆升至37%,直接侵蝕iPhone 15 Pro的客群。
補貼政策轉向更成致命一擊。中國三大電信商今年全面將6000元以下iPhone移出合約機補貼名單,卻對華為Mate系列加碼30%購機補助。在鄭州公務員採購清單中,iPhone已被移出「合規設備」類別,政府採購量年減45%。「現在用蘋果要寫申請報告,」某國企行政主管透露,「領導帶頭換成摺疊屏Mate X5後,會議室清一色鴻蒙系統。」
美國本土的關稅大棒同樣兇狠。商務部長雷蒙多上週警告蘋果,若不在18個月內將美國市場iPhone產能提升至30%,將啟動《貿易擴展法》第232條款徵稅。這意味著在越南組裝的Pro機型售價可能突破1500美元。供應鏈消息指出,蘋果正急尋亞利桑那州晶片廠周邊土地,但當地水電基礎設施落後,短時間難形成產業聚落。
市場分析師張凱指出雙重困局:「在中國輸給性價比,在美國敗給保護主義。」尤其當OPPO搭載自主晶片的Find X8系列以AI消除功能風靡年輕族群,小米14 Ultra的衛星通訊版更搶走高端客戶,蘋果引以為傲的軟硬整合優勢正在瓦解。
不過轉機可能藏在購物節數據裡。天貓內部預測顯示,今年618期間iPhone 15降價幅度將創紀錄達28%,搭配「以舊換新加碼補貼」策略,有望刺激短期買氣。只是當華為同步祭出Mate 60「衛星通話套餐」,這場流血割喉戰,恐讓蘋果在中國的黃金時代畫上句點。